152-策略設計(Design of Strategies)

152-策略設計(Design of Strategies)

策略設計的目的是:當無法立即獲得適當的策略時,用最高效、最有效的方法創造一個達到指定目標的策略。這就需要策略包含了達到渴望目標過程中,行為順序、收集資訊和回饋所必需的所有測試和操作。

設計有效策略的一個方法是找某人、群體或組織(取決於你所涉及的是什麼),它已經有能力達到你所渴望的目標;然後,使用他們的策略並把這個策略當作自己設計任務的模式。如果你要在物理學方面做得很好,就找出已經擁有這個能力的人並把他的策略當作一個模式來使用,從而進行自己的設計。如果你想在治療領域取得成績,找出已經擁有了這個能力的人並把他的策略當作一個模式來使用。這種方法能夠保證你的設計策略是有效的。

這種設計方法在教育領域有很多含意。讓人吃驚的是,很多教師並沒有真正為自己的教學主題找到好的策略。比如,一個有創造力的寫作教師應該有好的策略來閱讀和評論文學,但並不會創造文學。找到很多傑出的、有創造力的作家使用的策略,教師就能提升自己的課程質量;在新學期的前幾天,教授和安裝有效的寫作策略。完成了上一步後,教師就可以繼續進行課程內容。這樣能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性。同樣的步驟還適用於任何工作——如果首先教授結合和處理原材料的策略,就能更容易、更有效地完成對內容的學習。

當然,透過模仿設計策略時你要注意不要陷入或停滯在某個特定的模式中。挑戰舊的限制和模式、創造新模式是我們可使用的、基本的提升方法。NLP模式本身就在不斷變化、轉換和自我改善。

在策略設計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某些情況:你設計的所有新序列的表象都比當前那個更加有效。你甚至希望進行試驗,對特定策略的順序進行各種變化,以發現目標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為了讓特定的策略適合特定的任務和特定的客戶,考慮以下幾點非常重要1)表象系統的類型和任務所需的感觀辨別2)客戶解讀、收集資訊的能力,以及在自己的各種表象系統中進行辨別的能力。你的策略設計必須考慮在客戶當前的所有策略和能力中,哪些資源是缺失的哪些是存在的。比如,某些人在一個表象系統中進行解讀和辨別的能力非常有限,在他把這個能力設計為策略之前,NLP專業執行師應該首先幫助他開發表象系統。

 目標推斷(Outcome Sequitur

在很多情況下,策略處於很多可能的選擇之間,而某人就在這個策略迴路中;或者當某人出現了動機問題時,重要的是把策略設計為表象——有時被稱作“目標推斷”的表象。這個用語是指“緊接著目標的事物”,它涉及到目標實現後所發生的事情。

比如,你為學生設計並安裝策略不只為了達到寫學期論文的目標,還要包括一個表象

——把論文當作目標的一部分完成了後,他的經驗會是什麼樣的。同樣的,你並不是讓某人集中精力達到戒酒的目標,而是讓他思考如果不酗酒的話,會是什麼樣的——作為目標的一部分。這種方法通常能夠自動地把正在努力完成的任務放入一系列更大事件的觀點,正向地重新架構經驗。

思考你正在努力達到的目標的含義或結果還有重要的生態價值。特別是你的工作涉及到商業、組織和家庭時;或者處於政治情境中,每個目標都會傳播系統中他人的一系列反應時。是否具有達到目標的能力可能取決於次要獲利或情境條件。直到目標推斷得到了探索,這些次要獲利或情境條件才會顯現出來。

策略設計中的經驗法則Rules of Thumb in Strategy Design

設計的目的是在達到特定目標的過程中讓效率和容易度最大化。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因素需要考慮。儘管它們並不是設定完善的條件(參閱Well-Formedness Conditions for Strategy Design),在設計策略的過程中你也要記住:

1)如果可能的話,選擇步驟最少的策略——這又是模仿優雅(modeling elegance)策略;如果不需要的話,不要把策略複雜化。

2)總的來說,有一個選擇比沒有選擇更好——這又回到了多重選擇之必要原理;行為的變化性是適應所必需的。這還提到我們早先提出的一點:你正在放棄的舊的策略在某些情境中可能仍然有用。用NLP工作時,你永遠不需要“去除”任何事物。相反的,NLP試圖把不適應的行為重新情境化,並設計和安裝更有效的策略。

3)如果可能的話,設計策略時要選擇正向動機。這本質上是一個需要從生態平衡上考慮的因素。很多個人、機構、組織都有利用負面動機獲得目標的策略。比如,某些人有測試的動機策略或決策策略。在人們進行操作以解讀資源之前,這些測試需要達到特定層次的壓力。這個策略會不斷循環直到建立了足夠的壓力並用資源策略設定心錨。其他人把懲罰系統和厭惡條件反射的方法當作激勵因素;儘管從短期看這些方法對獲得目標來說非常高效和生態,因為它們延長了壓力、痛苦、憤怒以及其他負面內在表象的生理效果;但是,它們通常最終會損害人或系統的健康。負面心錨如果沒有得到增強的話,就有破滅的趨勢。另一方面,正向心錨建立在他們自己的增強為基礎。

 轉換目標MetaOutcones

負面動機和多重選擇之必要的主題是策略設計中需要從生態平衡上考慮的眾多因素中的其中兩個。設計策略或選擇一個結果時,需要問自己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它會破壞個人或組織的生態平衡嗎?”你要確定自己設計的策略不會直接與客戶的策略相對立。有時,個人或組織沒有達到特定目標或未能開發特定技巧是有重要原因的。

任何特定目標或任務都是在高水準目標的情境中——系統(如,個人或組織)的組織原理或“轉換目標”,得到架構的。轉換目標是根據系統的總體目標,如維護和生存、成長和進化、保護、改善、適應等等組織系統行為的。為了達到生態平衡的目的,其他所有目標或策略都必須為基本目標做出貢獻。大部分自然出現的策略和目標都要為達到適應性的轉換目標做出調整,但重要的是通過測試確定這些人工設計的策略與轉換目標相一致。Gregory Bateson在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中討論了如果以目標為導向的行為沒有保持生態平衡,會發生哪些危險。(參閱他的文章“Conscious Purpose versus Nature”,pp. 426-439)

人們還要注意某些策略和目標在時間的某點上和/或特定情境中為某個轉換目標作出了貢獻;但是在其他情況下,它們反而不利於達到目標。因此,在設計中把特定的情境記號包括進去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來說,首先建立轉換目標有助於你選擇和設計特定的目標和策略。

把人工設計運用於群體情境中

群體或組織的策略設計和個人策略設計使用同樣的基本原理。其目的是用可能的、最有效的方法完成一個目標。在個人策略中,你排列的是表象系統順序並用它們進行測試和操作——在組織中,你排列的則是人。就像個人策略一樣,組織策略由下列幾個部分組成:1)收集和輸入資訊,2)通過測試、結合、一般化和辨別,處理這個資訊,3)回應這個處理的結果,並進行操作和輸入,4)收集對操作和輸入結果的回饋。我們可以通過下表,把進程視覺化:

組織在本質上是一個T.O.T.E.模式。在這個模式中,人,而非表象系統,是行使測試和操作功能的元素。組織設計策略時需要考慮的事物同個人設計策略時需要考慮的事物是相同的。

  • 策略的渴望目標是什麼?(渴望狀態)
  • 你將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達到了目標?(回饋)
  • 達到目標需要哪些特定元素和功能?(所需資源)
  • 在你工作的組織中,哪些資源是已經獲得的,哪些是缺少的?(當前狀態)[成本效益分析:你應該努力得到缺少的資源還是用已有的資源設計策略?]
  • 你如何排列和安排你的元素和功能,並用可能的、最優雅最高效的方法達到目標?

 (請參閱Strategies,Modeling,the T.O.T.E .Model and Well-Formedness Conditions for Strategy Desig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給您的好友 :

發佈留言

Close Menu
error: 內容禁止複製,有取用需求請洽本站,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