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次感元(Auditory Submodality)

聽覺次感元(Auditory Submodality)

聽覺次感元是指我們能在聲音中感知到的基本特徵。內耳的感受器對空氣中壓力的不同強度和頻度產生反應,並產生一個電沖以區分
(a)音高(聲波的頻率高低);
(b)強度或者響度;
(c)音色(聽覺輸入的不同強度和頻率的比較與綜合);
(d)方向(通過對相關強度的比較和聲音到達兩隻耳朵的時間差來判斷);
(e)空間或回聲定位,距離探測;
(f)音調差別包含了音色和強度的比較(還有更高從屬等級上的差別)。

因此,基本的聽覺次感元包括:

  • 音量volume:大聲——安靜
  • 音調tone:最低低音——最高音部
  • 音高pitch:高——低
  • 速度tempo:快——慢
  • 距離distance:近——遠
  • 節奏rhythm
  • 位置location

聽覺次感元讓我們辨別不同聲音、樂器、音樂類型的差別並從大體上欣賞音樂。

 

開發聽覺表像系統(Developing the Auditory Representational System)

  1. 找一個既穩定又可重複,並且你能夠在外部環境中聽見的聲音現象。聽這個聲音,並持續10秒鐘。
  2. 停止聽這個聲音,試著用自己的聲音複製你所聽到的這個聲音。
  3. 找一個同伴比較兩個聲音。
  4. 依次向對方提問,問題是關於你複製這個聲音所使用的內在表像。例如,你的發音是不是與內在表像完全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那麼不同點在哪里?
  5. 專門核對與外在現象不一致的複製聲音的主要特徵。
  6. 參考前面的“次感元”列表,與同伴一起來到聽覺次感元列表。對每一個次感元區別,都要再聽一次並注意特定的篩檢程式。
  7. 比較你的感知:聲音現象在哪裡與每個次感元區別決定的性質範圍最相吻合。並使用1~10這個等級。
  8. 為了決定次感元區別的等級,與你的同伴一起探索你假設或預先假定的參考點。(例如,比什麼更大聲?與什麼相比更大聲?房間裏有其他的聲音嗎?你對那個聲音有另一個記憶嗎?)
  9. 再次停止聽那個聲音,並用自己的聲音進行複製。
  10. 與你的同伴一起比較你重新複製的聲音,並注意發生了哪些變化。
  11. 調查哪個次感元區別對你的感知(內在認知地圖)有最大的衝擊或者影響,並探詢你複製時使用的內在表像的所有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給您的好友 :

發佈留言

Close Menu
error: 內容禁止複製,有取用需求請洽本站,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