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回饋(Feedback)

191-回饋(Feedback)

回饋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台機器、一個有機體或系統的輸出部分得到回饋——即,作為輸入而被返還return以引導或調整行為。輸出中被返還的部分叫做“回饋”。

 與系統的行為輸出相比,回饋的來源還可以不那麼直接。回饋可以來自系統行為或輸出的環境結果,也可以來自系統輸入及其環境結果的觀察者或監控者(如教師、照相機或儀器)。

當回饋信號增強了系統的趨勢,就叫做“正向”。當它對抗系統趨勢,就叫做“負向”(或“更正”)回饋。系統的各部分要增長或擴大,正向回饋是必要的。負向回饋則用來平衡或穩定系統的各部分。

對生物系統或機械系統的有效開發和操作來說,正向回饋和負向回饋都是必要的。比如,回饋是所有專業學習和表現的基本特徵。多次研究了回饋對學習和表現的反應後,得出的結論有:

  1. 沒有某種相關回饋,就無法獲得技巧。
  2. 只有出現了相關的回饋,才會有熟練的漸進獲利。
  3. 沒有了相關的回饋,表現就會中斷。
  4. 回饋的相對頻率越高,技巧就越熟練。
  5. 回饋越明確,表現就越好。

 

涉及到學習過程的回饋

為了保證有效的學習和不斷的改善,回饋是必須的。似乎非常明顯,以這種或其他種形式存在的回饋是學習的主要機制。管理回饋是有效學習和訓練方面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回饋的目的是通過指出當事者或某群體離目標有多近,從而引導他們朝著渴望目標前進。在學習情境中,回饋有兩個方式:(1)從訓練者到學習者(b)從學習者到訓練者。

為了確定技巧和能力開發的改善,學習者需要來自訓練者的回饋。為了瞭解學習者在認知材料和學習任務方面的明瞭水準和理解水準,訓練者需要來自學習者的回饋。

回饋可以指向學習經驗的不同言語。它可能涉及到學習/教學過程或學習/教學結果。例如,由於技巧的類型以及學習程序的階段不同,學習者的回饋既可能著重鼓勵(a)達到操作技巧的目標,也可能著重鼓勵(b)與技巧相結合行為表現的質量改善或精確度改善,還可能著重鼓勵(c)學習者對個人技巧有效性的感知。

因此;很多回饋指向不同的層次,它們包括:

  1. 學習者的表現,
  2. 接下來的學習過程,試圖改善表現,
  3. 學習者的學習策略,
  4. 作為一個學習者。

不同的過程促進了不同層次的回饋,比如:

  • 關於表現的回饋最容易來自某人行為的結果。
  • 關於學習過程的回饋通過討論得到促進。
  • 關於某人學習策略的回饋通過開發更多對自己思考過程的意識或“轉換認知”而得到促進。

 

給予回饋

回饋可能是有效教學的主要策略性特徵。總括來說,優秀的教師和訓練者:1)準備特定的機制和時機以得到學習者的回饋,2)把回饋看作連續自我改善的方法。

涉及到給予回饋的實際問題包括:

  • 什麼時候給予回饋。
  • 如何給予回饋(在回饋類型和渠道方面)
  • 多久給予一次回饋。

為給予回饋形成一個策略時,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對誰給予回饋?對學習者?訓練者?課程的發起者?這可能包括很多不同類型的回饋。訓練者可能得到關於學生學習得有多好的回饋,但是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卻是一無所知。

另一個問題是,關於什麼的回饋?關於教室中學習者表現的回饋?關於工作現實中它產生的結果的回饋?關於學習過程的回饋?他們相互異同,卻又明顯相關。學習者需要關於過程的回饋——如何學習,以及表現——做什麼。學生可以學習按照教室內的要求來表現,但是這個表現不一定在工作現實中產生結果。可能,它能夠正確地遵循某個步驟,但是達不到渴望目標。

還有一個問題涉及到回饋的時機。何時接收到回饋對回饋產生的效果來說非常重要。在課程的最後?在課程期間?某些表現學習需要立即回饋。

通常對“過程”層次的回饋來說,回饋越快給出,效果越好。如果間隔了很久學習者才從情境外的評估中獲得回饋,他們可能無法有效地應用這些回饋。事實上,從評估過程中接收到回饋的間隔時間越長,回饋則更多地涉及到“產品”而不是“過程”。

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從誰那裏得到回饋?回饋可能來自學習者、同輩peers人、也可能來自客觀的衡量、還可能來自學習者的同事或上司?

這裏存在著誰、什麼、何地、何時獲得回饋的問題。因此,回饋的有效策略包括定義:

  1. 回饋的來源——回饋是否來自訓練者、其他學習者、客觀衡量、在學習者的工作現實中人們的反應、、等等。
  2. 回饋的類型——“負向”回饋是指沒有達到某個目標。“正向回饋”是指更多地做什麼。不同類型的回饋提供了關於動機以及感知層次支援的資訊。
  3. 回饋的時機——多久給予一次資訊以及表現後它將多快地提供回饋。
  4. 回饋的目標——回饋可能指向學習的結果、學習的過程或者學習者。

策略總是受到目標的驅動,所以問題的答案隨著課程目標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給予回饋的策略必須定義什麼類型的回饋有什麼目的。課程的目標只是提供資訊時需要的回饋策略與課程要求產生行為能力時需要的回饋策略是不同的。

例如,在“監督supervision”的過程中,回饋主要是“更正回饋”。在這種回饋中,要讓學習者意識到它產生的反應之間的差異、獲得的結果之間的差異、所需反應或結果之間的差異。在“Intervision靈性上”中,回饋主要是“自我增強回饋”。在這種回饋中,要讓學習者意識到其他有效的選擇。

 

回饋和學習循環

給予回饋時,辨認出它與學習循環階段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目標和回饋方法對學習循環的不同階段來說非常有價值。

  • 在潛意識無能力和有意識無能力的階段,發現活動以及後來對學習者表現的編碼都有利於建立關於自身能力的正向信念和期望。
  • 在開發有意識能力的階段,學習者在活動期間應用和實施特定認知地圖和區別的應用活動有利於促進意識和“轉換認知”,並確定學習目標的獲得。
  • 在有意識能力和無意識能力階段,分析表現結果的評估活動有利於改善表現的“質量”,並建立關於行為和結果之間關係的信念。

 

回饋的層次

最有效的回饋形式會告訴當事者1)根據已經建立的行為證據,他離目標有多近2)為了離目標更近,要做什麼。

總括來說,“微觀”回饋指向學習者/訓練者的特定行為。“宏觀”回饋涉及到學習者/訓練者的價值觀和自我認同。如果某個回饋為某個層次而設計,而你在不同的層次獲得它(特別是負向回饋),就會出現問題——例如,當事者把關於表現的回饋當作關於自我認同的回饋。

因此,重要的是記住,回饋可以指向不同層次。例如,說“你做錯了”(行為)與“你的思考方式是錯誤的”(策略),“你的價值觀是錯誤的”(信念和價值觀),“你是一個愚蠢的人”(自我認同)是不一樣的。當人們還未意識到與不同的學習層次相關的線索時,為某個層次設計的回饋可能會錯誤地在另一個層次上獲得。

給出回饋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確定回饋保持在渴望的層次上。例如,在一個常見的小學裏,經常發生的一件事情是:學生考試的分數不高,就認為他很笨。學生會總結:“這意味著我沒有數學天賦”,而不是思考“這意味著我需要改善學習數學的方法了”,或者“我需要獲得更好的參考經驗”。

 

回饋的範圍Dimension

思考回饋時,要注意它是有兩個範圍Dimension的過程——“資訊” 範圍和價值觀或“動機” 範圍。當回饋包含了與即將實施的任務相關的特定資料時,就提供了資訊(就像小鯨寓言中,小鯨訓練者的哨音)。當回饋讓資訊或任務更“有意義”時(如當小鯨訓練者讓小鯨重複特定動作並給它魚,以“強化刺激”小鯨時),就提供了動機。

提供的回饋可能含有很多資訊內容,但並不帶有動機。例如,如果某人接受到關於複雜醫療測試結果的詳細報告,他最有可能流覽一下,然後充滿希望地轉向醫生並說道:“這是什麼意思?它是好是壞?”這是因為他正在努力找出資訊的意義。

提供的回饋可能有很大的動機影響,但是卻不含有資訊。比如,對某人給予讚揚或金錢,但並不告知他做了什麼而引出了這樣的反應,他可能會問:“我做了什麼?這是為了什麼?”這是因為他試圖找出顯著資訊是什麼,不知道重複或增強什麼。

當它有效時,回饋屬於包含了資料和意義的“外殼”。換言之,它會有某個“哨音”和某條“魚”——如,當一個學習者對訓練者說:“謝謝你這麼清楚地回答了我的問題”。“謝謝你”就是“魚”。“回答我的問題”的行為描述就是“哨音”。

通常來說,“意義”來自不同的層次而不是資訊。比如,在“擁有清楚但靈活的學習資料非常有用”這個的評論中,動機/意義部分——“有用的”處於信念和價值觀層次。資訊/資料部分——“清楚但靈活的學習資料”處於能力和行為層次。在“有效的學習組織支援進行中程序層次的回饋”這個評論中,意義/動機部分處於價值觀和自我認同層次——即,“有效的學習組織”。資訊/資料部分處於能力層次——即,“支援進行中過程層次的回饋”。有時,可以用非語言的方式給予“動機/意義”部分,如通過音調、眼光接觸或觸碰。

回饋還可以變得“無意義”,如經常給予過度的報酬或讚揚時。這是因為很多意義來自某事發生的情境。回饋越能在“情境中”被給予,它就越有意義。

 

對回饋的文化影響

重要的是記住,諸如文化這樣的情境元素決定了特定回饋具有的意義。認為某種回饋對每個人都具有同樣的“意義”是錯誤的。很明顯,把魚扔向人類或鴿子與扔向小鯨具有不同的意義。這是有組織的學習過程中關鍵的因素。在某個情境或文化中有意義或動機的回饋在另外的情境或文化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影響。

例如,某位白人教師在新墨西哥州Zuni印第安保留地的一個學校內教學。在Zuni印第安文化中,集體比個人重要得多。個人的成功不像在美國文化中那麼重要。相反,群體的平等和利益則非常重要。

比如,二次大戰後年輕人從戰場歸來時,他們並沒有被當作凱旋而歸的勇士而受到歡迎。相反,部落並不接受他們,直到戰士們與部落的其他成員分享所有的經驗。這樣,就無人擁有其他人所不具備的、特別的知識了。

Zuni和某些美國土著部落不同,他們酗酒的頻率非常低,因為醉酒讓某人的行為與他人的行為相異。因此,這不是可以接受的、處理問題的形式。另一方面,Zuni是美國土著文化中,自殺率最高的部落。(唯一可以接受的逃避形式。)

教師說,美國政府剛剛採用了標準教育體系,並試圖把它強加于這個文化。這個行為產生了諸多問題。例如,作為標準課程的一部分,他們給學生分配了任務,讓他們寫下自己的優點。學生們沒有寫自己的優點,相反卻寫下了家人和族人的優點。他們絕不會寫下個人的成就。分發成績單時,20個人中有19個把成績單放在課桌的左邊,因為成績讓人們不平等。

儘管學校的“成績單”是一種回饋,它提供了關於人們表現的資訊,然而典型的歐美文化中假設前提是:分數是一個報酬,它激勵學生(如果是負面的話,它激勵家長)努力學習。但是,這與Zuni正好相反。把學習好的學生名字公佈在榮譽榜上,下學期這個學生的成績就會下降。

 

結論

總之,有效而生態的學習、成長和改變通過回饋迴路的系統發生。這個系統支援不同層次的學習和改變,適合情境和文化的發生過程。例如,學習回饋的系統包括幾個領域,它需要的回饋包括:

a)學習者在學習情境中的表現。

b)學習者把所學到的知識一般化(自我增強)至其他經驗和情境的能力。

c)在學習者的工作現實中學習干預Intervention的結果。

d)學習過程的效率和有效性。

回饋可以是“正向的”,它鼓勵或支援特定行為、策略、信念系統等等;也可能是“負面的”,它反對特定行為、策略、信念等。有時,回饋來自不同的源泉是非常重要的:當事者的行為輸出、這些行為對環境產生的後果,或者一個外部觀察者。例如;一個外部觀察者比系統內部的人更容易感知到系統的總體趨勢。

正向和負面的回饋既有資訊因素又有動機因素。資訊因素給系統提供的資料涉及到輸出中發生的改變的方向和程度。動機因素刺激或增強改變的特定方向。

(請參閱Cybernetics,Systems,Learning and Levels of Learn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給您的好友 :

發佈留言

Close Menu
error: 內容禁止複製,有取用需求請洽本站,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