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目標或需求的目標

需要的目標或需求的目標

馬思洛理論中 〉〉需要的目標或需求的目標

整個生命中,會有我們的目標,或許有朋友會期望擁有一台超跑,或許有的朋友會期望常與家人一起開心的吃飯,也有為人父母者期待孩子健康成長,並且活潑聰明、、、

同樣的,在做一些具體的需要時,也會有一些具體的目標。如做一頓飯,我們希望這頓飯是做得香噴噴的,讓人胃口大開的;又如與別人進行一次聊天,或許會希望是輕鬆的,又或是、、、。我們在做一些事情時,會有意無意地設定一些目標,這些目標幫我們明確了方向。此時,如果只看到目標,而沒意識達成這些目標背後的意圖時,可能會產生不想要的效果而不自知。

幾年前處理過的一個案例:

孩子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有個好成績、、、,。

但直到孩子不想去學校,甚至發生偏差才發現要補救,但往往要發很大的心力;孩子的父母透過我的學生找我幫忙,因為當時要照顧父母,無法離開。只能透過電話輔導,在輔導幾次後,發覺父母的觀念一直轉不過來,最後只能跟他們說;你們希望是有一個快樂的孩子,還是一個你們隨時提心吊膽的孩子,後來才答應讓孩子轉去讀夜校。

幾個月後;父母打電話來告訴我;孩子現在每天都是高興的去上課,下課後也會快樂的跟他們交流學校的事。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到父母善意的目標–讓孩子學習。但是,他們錯誤的方式——期待。當這樣的方式沒有產生作用時,沒及時地調整,忽略與責怪變成他們的目標,而不是讓孩子變得更好的方式。

在NLP中,要求以彈性的方式來行動。

讓我們重溫NLP目標法:

一、明確目標

二、瞭解現狀

三、彈性選擇(心態、策略、資源與環境)、

四、執行行動

五、生態檢驗

六、持續。

對目標的達成要保持覺察。

在案例中,父母由“明確目標”,直接走到“彈性選擇”。由沒有關注孩子的狀態,當他們選擇了一個選擇,就開始行動與堅持。本是非常有行動力的,遺憾的是他們跳過了“生態檢驗”。錯一直錯下去。直到覺察到有一天,孩子不好的狀態,並選擇了新的方式。才走出惡性的循環。

簡單來說,在為人處事時,清晰目標,瞭解現有的情況,選擇彈性有效的方式,行動,生態檢驗,堅持。是六個可行的步驟,我們可以用這六個步驟去思考我們所做的各種各樣的事,這樣我們就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思路更清晰了,行事也更果斷有力且靈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給您的好友 :

發佈留言

Close Menu
error: 內容禁止複製,有取用需求請洽本站,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