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串連(Belief Chaining)

信念串連(Belief Chaining)

在NLP中,“串連”這個術語是指建立心錨的一種形式,它以特定的順序把經驗連接起來並引導人們從起動狀態進入期望狀態。建立一個有效“串連”的關鍵因素是選擇連接問題狀態和期望狀態的過渡狀態。這個過渡狀態發生“踏腳石”的作用,有助於人們沿著目標狀態的方向前進。一個人通常很難跨越自己的狀態與某個期望狀態之間的差距。比如說,一個人陷入了受挫狀態,希望受到激發學一些新的東西。直接從挫敗狀態轉移到激勵狀態非常困難。因為嘗試強迫一個人從一個狀態進入另一個狀態只會產生緊張和衝突。串連包括在挫敗狀態和激勵狀態之間建立兩個或三個中間步驟或狀態。

最有效的串連是從問題狀態逐漸引導至期望狀態的。如果問題狀態是消極的而期望狀態是積極的,這就包括從消極狀態逐漸進入有點消極的狀態,如疑惑狀態;從有點消極的狀態再邁出很小但是意義重大一步,就能進入稍微積極的狀態,比如對下一步將會發生的事有了好奇心。接下來相對簡單的一步是從有點積極的狀態進入動機的期望狀態。當然,根據當前狀態與期望狀態之間生理上和情感上的距離不同,還有可能加入更多的中間步驟。

對作為串連某部分的狀態進行挑選時,相互接近的狀態之間最好有某個程度的生理、認知或情感重疊。例如,挫敗和疑惑就有一些共同特徵。同樣的,疑惑和好奇心在某些特徵上也有重疊——比如,他們都包含對目標的不確定。好奇心和動機之間也有相似之處,因為他們都期望進入某個特定方向。

 

基本的信念串連步驟

 一個串連中,狀態順序的建立以及狀態之間的互相連接最容易通過建立心錨來完成。在歷史上,NLP“串連心錨”使用了用觸覺建立心錨的技巧。建立信念串連的一個方法是在觸覺心錨的序列中加入一些語言的特性,如巧妙回應話術模式。

舉一實例。如果工作中有限制性信念,你可以佈置四個空白來形成一個“鏈條”:從問題狀態(限制性信念)到期望狀態(賦權信念),有兩個中間步驟。

  1. 位置1:限制性信念(問題狀態)。
  2. 位置2:限制性信念的正向意圖。
  3. 位置3:對限制性信念某些方面的重新定義(使其稍微正向一些)。
  4. 位置4:賦權信念(正向意圖和重新定義產生的後果)

  1. 選擇一個限制性信念,身體走過串連的每一個步驟,從當前狀態移動到期望狀態。(參考SOMATIC SYNTAX)
  2. 探索不同的言語架構怎樣幫助你形成了信念的不同觀察角度。
  3. 完成以後,往回走,穿過信念串連的每一個位置。然後選擇哪一個角度看起來最適合當前步驟。
  4. 在串連上來回幾次,重複與位置相結合的陳述和移動,直到你感覺自己在語言上和觸覺上都能夠輕送流暢地從當前狀態進入期望狀態。

 

高階信念串連練習

 下列練習建立于基本信念串連練習,它拓寬了可以選擇的巧妙回應話術模式。

[注意:為了放鬆限制性信念並對可能選擇的角度有所瞭解,在開始進行練習之前,探索巧妙回應話術模式(參閱巧妙回應話術模式)十分有效。]

1. 佈置四個空白來形成一個“串連”:從問題狀態(限制性信念)到期望狀態(授權信念),有兩個中間步驟。

  1. 位置1:限制性信念(消極)
  2. 位置2:有點消極的狀態
  3. 位置3:有點積極的狀態
  4. 位置4:授權信念(積極)

2. 探索者和引導者都站在問題狀態位置。探索者表達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比如:“我不能與我親近的人一起使用NLP,因為我陷入了舊的模式當中。”
引導者尋跡這個信念並和探索者一起來到位置2,以找出任何同信念相結合的正向意    圖或假設。

3. 探索者和引導者一起進入期望狀態位置(位置4),獲得“被校正”和“智慧”的狀態感。這個適合,並不一定需要知道授權信念;只有正向的內在狀態和它相結合。

4.  探索者和引導者回到問題狀態位置(位置1)。

5. 引導者向期望狀態走去,進入位置2(有點負面的狀態)。然後,找出一個同探索者的限制性信念相關但是沒有問題狀態那麼消極的影響或意義。接下來,引導者讚揚正向意圖並“收穫”同探索者的問題狀態相結合的正向假設,然後用“邀請”這樣的字眼為探索者做一個陳述,讓他進入位置2與自己一起。

“這意味著你的某部分足夠重視你的個人歷史,以至於阻止你改變個人歷史的某些方面。”
如果探索者受到了引導者語言的吸引(進入和引導),他會進入位置2。如果沒有,引導者重新闡述自己的陳述,再試一次。[注意:當他需要鼓舞時,引導者可以隨時進入期望狀態位置(位置4)。]

6. 引導者繼續沿著期望狀態的方嚮往前走,進入位置3(有點正向的狀態),然後找出一個同位置2(“有點負面”空間)相關的,確實有點正向的影響或者意義。接下來,引導者繼續把同探索者的問題狀態相結合的正向意圖和假設結合起來。然後,做出另一個陳述,同樣使用“邀請”這樣的字眼,讓探索者進入位置3與自己一起。

“這意味著為了找出其他選擇,把過去學到的和當前學到的結合起來,你需要用自己的那個部分來工作。”

如果探索者受到了探索者語言的吸引(進入和引導),他會進入位置3。如果沒有,引導者重新闡述自己的陳述,再試一次。[注意:當他需要鼓舞時,引導者可以隨時進入期望狀態位置(位置4)。]

7. 引導者進入期望狀態(位置4),然後找到同位置3(“有點正向”空間)相關的、授權的影響或意義。接下來,引導者繼續把同探索者的問題狀態相結合的正向意圖和假設結合起來。然後,引導這做一個陳述,仍然使用“邀請”這樣的字眼,讓探索者進入期望狀態與自己一起。

“那個部分同你有非常親近的關係,從使用NLP並用自己的那部分工作所學到的任何東西都會讓你自動運用另一個親近的關係。”

如果探索者受到了探索者語言的吸引(進入和引導),他會進入期望狀態位置(位置4)。如果沒有,引導者重新闡述自己的陳述,再試一次。

8. 探索者分享自己從進程中學到的東西。

9.探索者和引導者一起回顧引導者的陳述並指出探索者直覺地使用了哪些巧妙回應話術模式。

一旦建立了有效地串連,回到串連中的每一步並確定你自發使用了哪些巧妙回應話術模式是十分具有啟發性的。例如,上述過程中用來闡述步驟的巧妙回應話術包括:

 

限制性信念:“我不能與我親近的人一起使用NLP,因為我陷入了舊的模式當中。”

位置2:“你的某部分足夠重視你的個人歷史,以至於阻止你改變個人歷史的某些方面。”

“你的某部分足夠重視你的個人歷史”=意圖

“以至於阻止你改變它的某些方面”=把“陷入了舊的模式”重新定義為“不想改變個人歷史的某些方面”

位置3:“你需要用自己的那個部分來工作,找出其他選擇,結合你從過去中學到的東西。”=正向意圖的結果(運用自我)。

“結合你從過去中學到的東西”=重新定義“不想改變個人歷史的某些方面”

位置4:“那個部分同你有非常親近的關係,從使用NLP並用自己的那個部分來工作所學到的任何東西都會讓你自動運用另一個親近的關係。”=“結合你從過去中學到的東西”的結果。

反例=>你可以“使用NLP並用你的一部分來工作”但你的那個部分與你“有非常親近的關係”

 

下列實例顯示了怎樣使用不同的巧妙回應話術模式,建立同一個限制性信念的不同串連。

例1

限制性信念:“我不能與我親近的人一起使用NLP,因為我陷入了舊的模式當中。”

位置2:“並不是你不能與親近得人一起使用NLP,而是你沒有有意識的使用它。”

把“使用NLP”重新定義為“有意識的使用NLP”

位置3:“這意味著你堅持的不是‘與他們使用NLP’而是‘它是你本身的一個自然部分’。”

聚焦於正向結果和意圖。

位置4:“也許你更深的目標是‘實行”NLP而不是’使用‘NLP’。”

另一個目標

下面是使用其他巧妙回應話術模式建立信念鏈條的實例。

例2

    限制性信念:“我不能與我親近的人一起使用NLP,因為它不自然,是人為設計的。”

   位置2:“因此,你限制自己使用與親近人的所有人際技巧,因為你覺得主動追求關係中生態平衡和自發性更加重要。”

把“NLP”向上歸類為“人際技巧”

準則的從屬等級

位置3:“親和力、測度、呼應已經對他人世界地圖的瞭解都是生態關係必需的,很多NLP技巧都是親近關係絕對需要的,而且你已經自發地、直覺地使用了。

把“NLP”向下歸類為“親和力、測度、呼應以及對他人世界地圖的瞭解”

反例=為了有更親近的關係,“你已經自發地、直覺地使用了”

位置4:“你已經以一種自發的、自然的方式使用了NLP,你可以聚焦於讓自己更加自我,並讓NLP成為你更加自然的一部分。”

改變框架大小,進入另一個目標

例3

限制性信念:“我不能與我親近的人一起使用NLP,因為它不自然,是人為設計的。”

位置2:“這意味著當NLP的某些方面還沒有成為你的‘潛意識超能力’時,你把他們看的太機械化了。”

把“不自然的、人為設計的”重新定義為“太機械化”

轉換框架=“NLP還沒有成為無意識有能力”

位置3:“因此,成為無意識有能力讓它更加自然、自發。”

結果

位置4:“所以,你難道不同意聚焦於NLP是否是你一致的、有機的部分比聚焦於你是否正在親近的人身上使用NLP更加重要嗎?”

準則的從屬等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即分享給您的好友 :

發佈留言

Close Menu
error: 內容禁止複製,有取用需求請洽本站,謝謝 !!